《礼记》曰:“夫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葬"就是“藏”的意思,即埋葬逝者,使人看不见。而埋葬逝者的空间为“墓”。
在原始社会,有同氏族人员死去,其他成员只是将遗体放置到野外,然而人们发现逝者遗体会被野兽吃掉,就用草席将其包裹,但这样依旧会被野兽扒开。后来,人们就将死去的族人裹上草席,埋在土里并用树叶等物遮盖,将其藏起以尽量避开野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人们将遗体放在棺材中埋在地下,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遗体受自然环境的侵蚀。
考古学家在挖掘原始社会墓穴遗址时发现,有的尸骨周围撒有赤铁矿粉,身上佩有用兽牙、蚌壳和鱼做的骨坠、钻孔的兽齿等装饰以及石器等物,以上发现说明,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简易的安葬礼仪。
先秦时期,葬礼更加细化。人们在举行了殡礼后,至大遣奠结束开始移动灵柩,称为“出殡”“启殡”,或称“发丧”“发引”,然后用马车将灵柩与陪葬物品送往墓地。此时丧家与亲友步行护柩,称为“送葬”。在送葬路上还要进行祭奠,称为“行次奠”。下葬时,由宾客用绳索或白布牵引灵柩,以助灵柩平稳前进,称为“执绋”,或“执引”。执引的人数因阶级而有不同,天子千人,诸侯五百人,大夫三百人,士也可达五十人。先秦时代埋葬亡者,先要挖好埋棺柩
顶,顶上覆席,最后填土。 的竖穴。有的先筑好椁室,然后下棺,或称“下柩”。下柩即是将灵柩送进墓圹,然后加盖椁 据古籍记载·唐代官员的丧葬程序包括初终、复、设床、奠、讣告、沐浴、装、设冰、饭含、设
铭、悬重、陈小殓衣、设奠、小殓、小殓奠、大殓、大殓莫、成服、朝夕哭奠、宾吊、亲故哭、卜宅兆、卜葬日,启殡、将葬陈车位、引输、错在庭位、祖奠、诸孝从柩车序、行次奠、人墓、掩圹、反哭、虞祭、卒哭祭、小祥祭、大祥祭、谭祭、附庙等60余道仪式。人们将安葬前的祭祀行为称为“奠”,安葬后的称为“祭”。这些礼仪基本上与汉代(礼记)相同,唐代在其基础上进行了系大改变。统化、程序化。上述礼仪和习俗后面朝代基本沿用,直到明清和近现代阶段才逐渐产生了较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