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x24小时服务热线:023-68660679
您所在的位置:

现代殡葬文化

发布时间:2022.01.09 10:10:21

现代殡葬文化

“现代”与“现代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此“现代殡葬文化”与“殡葬文化现代化”也是不同的概念。现代,是对现时代这一特定时代的认定,而“现代化”则是对推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和进程的判别。

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1998年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二次现代化”概念,这就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他把18 世纪到21 世纪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分为第一次、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以发展工业经济为特征,是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则以发展知识经济为特征,是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

由此,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上个世纪后五十年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950年的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经过五十年的建设,中国已从农业社会进步到工业社会中期,进入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第二次现代化的许多因素也已形成。到200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和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在108个国家中,分别排第62位和第58位。据此预测,中国现代化水平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如果保持1960年至2000年40年展速不变,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程度可望在2015年前后达到百分之百。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已走上了快车道,目前呈现出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进,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并存的基本态势。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已从1950年的26%上升到2001 年的78%,平均每年上升一个百分点。中国第二次现代指数同时也不断提高。由此推测我国将于2015年前后完全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将为中国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第二次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现代殡葬文化”前面冠以“现代”二字,这是一个含义深刻的限定,这便与以往传统的殡葬文化有了根本的不同,也由此形成了现代殡葬文化建设的三个要点:

1.具有中国特色

文化因特色而持久存在,任何文化都有其这样那样的特色,而得以在文化的百花园中争奇斗妍,殡葬文化同样应具有多种特色。作为殡葬工作者,在中国这块大地上从事现代殡葬文化建设,势必应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首先,无论是殡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抑或是殡葬物质文化,都应立足于中国国情,即中国现时代的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教育文化、科学文化及其他人文特点,创造出符合中国广大民众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经济水平的现代殡葬文化。其次,既然称特色,那就是要创造出唯我所有,别人所无的文化精粹。作为一支奇葩傲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傲立于殡葬文化之林。创造特色是一个反复锤炼、深思熟虑、精益求精的过程。例如,国外许多大的陵园公幕都倾向于搞大型慕雕。布局合理,造型各异的大型慕雕确实能使慕园增辉添彩,使公墓成为人文景观。但在人口稠密的中国,尤其在东部沿海的大城市,在死人与活人争地的情况下,慕园艺术雕塑恐怕不宜过多提倡。要搞也只能以小型化为主,在“小”字上做些文章。在某些条件允许的地区也只能有限度地塑造。

2.社会主义性质

我们所说的现代殡葬文化建设,全称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殡葬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性质是必须始终牢记、始终坚持的。要始终注意防止资本主义文化的侵蚀、防止封建主义文化的回潮,而这种侵蚀和回潮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如果说在其他文化领域中,这种侵蚀和回潮还不十分显著,危害还不十分大的话,在殡葬文化领域却应该引起十分警惕,丝毫松懈不得。这是关系到现代殡葬文化建设大方向以及能否成功的问题。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总结性的科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谈话包含了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致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至少具有四个内涵,亦即其特点:

其一,从目标层次上清晰地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里一共五句话,指出了社会主义的五个目标。前两条是关于生产力方面的目标,后三句话即关于人民利益方面的目标。我们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这两个目标的实现上。

其二,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这是总结我们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刻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也符合我国人民长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符合当代我国国情。

其三,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光有生产力目标是不够的,还有一个“为了谁”的问题。“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们应该看到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是互为条件的,意即提高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价值目标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发展生产力又必须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前提。因为如果搞两极分化,生产力也得不到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也无法坚持。

最后,还有一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还包含着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这五个动词所表达的内容都不是一步到位,更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