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x24小时服务热线:023-68660679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殡葬教育取得的成就

发布时间:2021.12.25 11:11:07

中国殡葬教育取得的成就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现代殡葬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开创了殡葬科学学科,构建了殡葬理论体系

10多年来的殡葬教育为殡葬行业构建了一个逐步完善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了内容丰富、学科广泛、自成体系的殡葬学科群。它包括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殡葬的殡葬史、殡葬社会学、殡葬伦理学、殡葬心理学、死广学、殡葬法律法规、殡葬文化学、殡葬经济学、殡葬经营管理学、殡葬市场营销学、殡葬信息管理学、殡葬公共关系学等,从艺术角度研究殡葬的殡葬园林文化学、殡葬设施规划设计、殡葬设施建设与管理等,以及从科技角度研究殡葬的殡葬环境保护学、遗体防腐保存、遗体整容、火化原理与操作技术等。

2.培养了殡葬教育专家,出版了殡葬学术专著

随着殡葬教育的发展,一批在殡葬教育领域造诣很深的专家脱颖而出,在推进中国殡葬教育促进殡葬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殡葬专业学术专著和教材建设上,根据民政部编制的《民政业务培训系列教材编写大纲》的统一规划与要求,原济南民政学校教师孙树仁主编的《殡葬管理》一书于1995年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成为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殡葬管理的专业教材。其后,济南民政学校又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的(中国殡葬史》《火化机技术》、《防腐与整容》《殡仪服务》等系列讲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王治国教授的专著《殡葬文化学》一书于1998年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有力地促进了人们对殡葬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也推动了殡葬专业教育的发展。

2000年9月,长期从事殡葬园林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杨宝祥的中国第一部关于殡葬园林文化的专著《殡葬园林文化学)一书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标志着“殡葬园林文化学”这一融殡葬、园林、文化于一体的交叉学科的建立。民政部副部长的李宝库、社会事务司司长窦玉沛、中国殡葬协会会长范兆岐分别为此书作序。李宝库副部长在序中指出:“构建中国殡葬园林文化学理论体系,既是殡葬改革和环境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文化浪潮冲击和追赶现代类型文化学研究水平的需要。《殡葬园林文化学》借着新世纪的曙光出版后,很快就被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图书馆等单位订阅或收藏,一些殡葬单位把此书作为提高干部管理水平和员工职业技能的培训教材,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民政学校、河南省民政学校、武汉民政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学院、首都路卫生学校、辽宁省民政学校等院校选定其为殡仪系相关专业的教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给殡葬园林文化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干载难逢的大好机遇,特别是该书作者先后应邀为首都铁路卫生学校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讲授《殡葬园林文化学》课程。“教学相长”使作者进一步拓宽了思路,为了更新社会对较葬行业认识和理解,满足殡葬行业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费献力量的愿望并给予文化和智力支撑,使殡葬管理和改革既由政府强力推进又有全民自觉参与,既能实现殡葬管理法规追求的社会效益,又能充分体现社会对死者及其家人的人文关怀,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者于2007年4月和2010年9月分别出版了《殡葬园林文化学》增补本和修订本,修正了错误,增加了有关绿色殡葬文化、殡葬设施规划设计方法、价值工程理论创新等有利于殡葬服务机构提升整体效果的可操作性极强的内容,实现了民政部窦玉沛副部长提出的“用先进的殡葬园林文化来引导人、教育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减少我国殡葬改革的阻力”的要求。

2004年,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策划出版了“殡葬学科丛书”。这套从书计划出版6辑共24本,是我国第一套殡葬教育系列丛书,弥补了我国殡葬教育培训教材的匮乏,为繁荣殡葬理论研究、加强殡葬专业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9年,为配合“殡葬服务和管理专业证书班”的教学,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组织编写了“殡葬服务和管理”系列教材,包括《殡葬管理》、《殡葬服务》、《公墓管理工作实务》、《殡葬文化与写作)、《殡葬新概念》和《殡葬新技术》共6册,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殡葬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指导殡葬从业人员提升管理素质和服务水平的实用教材和辅导用书。

中国作为一一个年死亡人口约900万人的殡葬大国,殡葬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采取科学的殡葬手段,才能减少和消除其潜在的危害。殡葬改革的目标就是减少殡葬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正确处理和分析殡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殡葬体系并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基础。鉴于环境保护和殡葬领域的理念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殡葬涉及社会的每一个家庭,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熊点。为了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管理系主任、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带头人杨宝祥教授带领殡葬教学团队在对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编著了《殡葬环境保护概论》《殡葬设施建设与管理》两本教材并于2010年10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此外,他们还根据殡葬行业发展和专业教学的需求,编写了《殡葬学概论》、(殡葬设施规划设计》、《殡葬服务项目策划》、(殡葬营销)等系列讲义,坚持“能力本位”及素质、知识、能力“三统一”的原则,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强调了高等职业教育与殡葬专业的针对性,对和谐社会建设新时期的殡葬管理与服务起到引导作用。

3.提升了殡葬科技含量,推动了行业健康发展

在殡葬教育发展过程中,各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参与殡葬科研,并注重向学生介绍行业最新科研成果。如上海绿色环保型火化机的开发,新型天毒无害防腐液的研制,广州殡葬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专用软件等计算机管理技术的运用,民政部关于火化机、骨灰盒、冷冻柜等殡葬用品资质条件和通用技术条件的标准等。学生毕业后将这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提升了行业的科技含量,推动了殡葬事业的健康发展。

4.弘扬了先进殡葬文化,改革了传统殡葬旧俗

殡葬教育始终坚持殡葬改革的基本方向,致力于推广先进的殡葬文化与殡葬服务理念,提高行业对殡葬文化与殡葬服务理念的认识。殡葬教育培训机构注重对中国传统殡葬礼仪的改良,既弘扬传统殡葬文化的精华部分,如“厚养薄葬”的孝道文化等,又使繁文缛节得以简化,剔除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糟粕。在葬法方面,积极倡导火葬,推广海葬、树葬、草坪葬等绿色环保的骨灰处理方式,对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科学葬法和殡葬礼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提升了从业人员素质,重塑了殡葬行业形象

十几年来的殡葬教育使殡葬从业人员的素质大幅度提高,大批从业人员接受了正规殡葬教育培训,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且掌握现代殡葬技术的中青年职工正逐步成为殡葬行业骨干。他们恪守“善待逝者,事死如生的职业道德,在遗体处理过程中贯彻环保理念,综合运用生态学、环境

学、卫生学原理和现代殡葬技术,实现全程无污染、无公害的安全控制在殡葬服务中弘扬人文关怀,给逝者尊严,给生者慰藉。殡葬教育通过接高从业人员素质,极大地提高了殡葬行业的社会地位,使殡葬行业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全社会共同关注殡葬行业,推进殡葬改革,构建和谐殡葬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24小时服务电话:023-68660679,地址重庆市石桥铺石小路,治丧守灵厅、净身穿衣、遗体接运、冷藏、整容化妆、遗体或骨灰告别、守灵、悼念、遗体火化、骨灰寄存安葬等系列化殡仪服务。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一级殡仪馆,隶属重庆市民政局,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重庆市市级文明单位,